关于我们

明升体育最新版一家专注于矿石磨粉域的企业

6000家夫妻老婆店加盟是零售商也是经销商驰骋供应链的实践

来源:明升体育最新版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8-18 03:30:20

  前两周,我去了一个“十八线”的小县城,浙江省衢州市下辖的县级市——江山市。在这个只有45万人口的县级市,却有这样一家零售便利店企业(左邻右舍和生活驿站,两个便利店品牌),单单在一个江山市就有500多家加盟店,分布在各个街道。

  当然,不单单是在江山,在浙江的衢州、金华以及杭州、宁波还有江西南昌、上饶、江苏苏州等各地,都能看到左邻右舍和生活驿站的加盟门店

  据官方的介绍,截至2025年7月底,左邻右舍品牌已经有4590家店,生活驿站品牌有1653家店,总计驰骋股份旗下拥有总门店数6243家。在今年4月30日CCFA发布《2024年中国便利店TOP100》榜单中位列第7。

  2003年“左邻右舍”品牌创立,2007年“生活驿站”品牌创立,直到今年两个品牌才被CCFA收录,而此前从未在榜单中出现过。

  上周,我与驰骋股份总经理,也是左邻右舍、生活驿站便利店创始人祝军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。有幸,这是祝总第一次对外公开详细阐述,驰骋股份背后的便利店加盟逻辑。

  我想这个案例值得你深度阅读,因为他不是简单的连锁零售商,而是零供一体化的典型代表。

  先说核心结论:正如标题所述,驰骋看着像一家连锁便利店企业,但背后的实际经营模式,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商。经销代理着400+品牌,9000多个SKU,年销售额超12亿,为6000多家左邻右舍和生活驿站提供一站式全品类的供应链。

  “驰骋到底是一家零售商,还是经销商?从外部视角看,统一门店招牌,店内整洁干净,店内营业员统一工装,应该是一家标准的连锁零售企业。但从新三板上市财报看,却像是一家超级大的经销商,核心营收是来自给下游加盟店供货”。

  第一阶段,2005年前,就是一家“标准”的连锁便利店零售商。当时,在江山有70多家直营门店,完全靠自己开店。

  70多家直营店,无论是管理、人员还是其他,经营成本很高。祝总回忆,当时外出学习,看到了日本的便利店,96%都是加盟商。这让他明白,要想把便利店生意做大,变成一项长远事业,必须要走加盟模式。

  从2005年以后便开始步入第二个发展阶段:低成本加盟模式,批发供货盈利。

  把夫妻老婆店改造成统一招牌的便利店,当时的定位是:比身边夫妻老婆店的环境装修灯光更好一点,比7-11、罗森、全家便利店投资少一点,走“性价比”之路。

  此时,驰骋便从零售商角色转变为经销商。与各个一二线品牌签订经销合同,成为全品类的经销商,为加盟的夫妻老婆店一站式供货。目前,平均单家门店年进货额20万左右,随着供应链能力不断强化,加盟门店正逐渐接近100%进货。

  2022年5月,驰骋旗下门店突破4000家;2023年12月,驰骋旗下门店突破5000家。

  到了现在,6000+家左邻右舍和生活驿站的加盟门店,已确定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:经销+零售两者结合,逐步的提升门店经营能力。

  祝总告诉我,现在驰骋在杭州已经有了800+家加盟店,基本上算得上是站稳了脚跟。在做强做大商贸批发的能力同时,也在逐步的提升门店形象,分类管理,奖励机制。同时全面赋能门店的经营,比如店+云值守,店+智能柜,店+外卖,店+快递等等。

  当然,仅仅看驰骋的三个发展阶段,还不够。从直营连锁便利店到开放加盟,这条路径放望到全国的加盟模式,大体都一样,没什么新奇。

  第二个问题,我问祝总,“当2005年,率先开放左邻右舍加盟时,凭什么一个县城的夫妻老婆店愿意改换招牌?”

  第一,左邻右舍在江山已经有一定影响力(江山40家店,衢州30家店),生意还不错,但这也不是最核心因素。

  第二,夫妻老婆店最在意的,就是经营成本:一是建店成本,从确定加盟模式那一天开始,驰骋只收加盟费5000元,保证金5000元,不再收取另外的费用,所以建店成本与他自己开店成本几乎是一样的;二是商品进货价格,这是小店最关注的。因此,在2005年驰骋就提出来,“市场综合最低价”的承诺。

  什么叫市场综合最低价?简单来说,两点:第一,保证门店采购商品的价格是周边门店进货的最低价格;第二,统一进货价。

  先解释“统一进货价”。店老板与店老板也有些小圈子,驰骋不会因为某些店生意好采购量大,进货价就低;店生意不好采购量低,进货价就高。统一进货价格,不管规模大小新老门店,同一市场,一视同仁。

  具体方法:让门店老板上报价格。比如a店老板可能有个农夫山泉业代的朋友或亲戚,知道农夫山泉最低价,就按照这一个最低价执行;b老板认识娃哈哈的,知道最低价,就按这个最低价执行。通过门店老板上报价格,只要是真实有效的,就统一调价,逐步形成市场进货最低价。

  怎么样,听起来,是否很简单。但真正执行下去,却要付出高额的成本。祝总跟我分享当确定了要走这条路时,从2005年一直到2015年,赔了整整11年。

  他印象深刻,起步的有一年,毛利只有:1.42%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卖1万的货,起码赔800-900元,而当时的经营成本至少在10%以上。

  2005年当决定开放加盟后,驰骋便开始陆续跟厂家合作,成为经销商。但即使是成为经销商,也无法建立价格竞争力,而形成真正价格竞争力的关键策略便是:二选一。

  2008年,驰骋的门店只卖蒙牛,当时向蒙牛申请成为江山的第二经销商,但蒙牛碍于当时在江山已经有经销商,拒绝了驰骋的合作诉求。随后,驰骋便开启了与伊利的独家合作。正是因为有了伊利的合作,祝总开始真正思考:是否有可能是在一个品类下,与某一个头部品牌达成战略合作,从而获得更好的贸易条款。

  2014年,发生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标权之争,让驰骋正式确立二选一的策略,与某一个品牌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随后便有了康师傅和统一……

  因为明确了市场综合最低价,加盟门店的进货成本降低,门店盈利水平提升。因为门店盈利性高,自然而然,吸引了更多门店加盟。因为门店加盟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,品牌战略合作伙伴给予的贸易条款慢慢的变好,市场综合最低价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……

  除了市场综合最低价,在另外一端,驰骋还在不断赋能加盟门店,引入云值守、智能柜、外卖、邻里电子商务平台“萝卜白菜”等多元化的营收项目,逐步的提升前端门店经营水平。

  我借鉴电商巨头亚马逊的增长飞轮,画了一张驰骋的增长飞轮,方便你理解其背后的加盟逻辑。

  第一个层面,从1997年创业,到2025年,28年的时间。驰骋验证了从一个县城的成功到一个多层级市场的成功。

  从江山起步,到衢州、金华,再到杭州。如今杭州已经有800+门店,2022年10月进入宁波,两年多的时间也已经300+门店。从低线城市到高线城市,再到跨省城市,驰骋的加盟模式已经被完整验证,是可行的,也是可复制的。

  第二个层面,3年前,驰骋加盟的门店画像是小店、差店,不允许让大店好店加盟。当时的原因也简单,小店差店,当地经销商也不愿意服务,店老板更加关注商品进货成本,加盟意愿更强。

  而大店好店,生意都不错,也不愿意换形象,当地经销商对这些门店也比较关注。

  但这一两年,驰骋开始向大店好店开放加盟。一方面驰骋已经建立了相对领先的商品供应链价格上的优势;另一方面,无论是左邻右舍还是生活驿站品牌,要想在当地扎根,必须得有好店大店,树立标杆效应。

  第三个层面,从单一配货到全面赋能门店经营,也是刚刚提到的,比如“店+云值守”,“店+智能柜”,“店+外卖”,“店+快递”等。

  祝总强调,驰骋有两条经营底线:第一,不分心;即使做云值守、智能柜等项目,也是站在小店的视角为门店赋能。第二,不贪心;驰骋自身的盈利水平不准超过2%。规模优势带来的低成本结构,最终一定要反哺到加盟门店里,让门店有收益,让门店愿意持续跟着驰骋走。

  以上便是我与祝总交流的关键内容,我一直认为今天当我们正真看到一家公司的阶段性成功,我们要去解读去洞察,一定不能只看当下的成功策略,而是回到起点,看成功之前的过程和路径,一路走来到底做了哪些关键决策。

  第一:从经销商供应到自己成为经销商,再到品牌的战略合作伙伴,以建设后端供应链为核心能力,驱动门店的加盟;

  第二:市场综合最低价的关键策略。基于夫妻老婆店的核心经营痛点,通过降本,逐步的提升门店盈利水平,继而吸引更多门店的加盟。

  PS:受文章篇幅所限,祝总的思考无法一一详述。2025年8月21日,第五届中国快消品经销商大会上,驰骋股份总经理祝军将出席分享,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!

咨询电话:13917147829